中國虛商屢次被曝光 正式牌子還能發嗎
時間:2016-08-25 11:26:27 來源:
近日,工信部再次曝光虛商實名制落實不力等違規問題:工信部共暗訪26家虛商營銷網點109個,查出存在違規行為網點竟然高達37個。另外,分享通信、巴士在線等15家轉售企業被暗訪網點存在違規行為。ADSS光纜
移動轉售試驗牌照到去年底已到期,正式牌照卻遲遲不能發放。取代牌照利好消息的是,實名制不到位以及營運違規以及投訴率居高不下的問題。虛商是電信業改革的一次試水,到底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牌照難產?記者進行了調查。
虛商違規屢禁不止
工信部對虛商新入網用戶實名登記情況進行了暗訪抽查,檢查移動轉售企業自營、代理各類營銷網點共109個,發現存在違法違規現象網點37個,違規比為33.9%。
其中,暗訪實體營銷網點50個,發現違規網點13個,違規率比為26.0%;暗訪網絡營銷網點59個,發現違規網點24個,違規率比為40.7%。分享通信、巴士在線、海航信息、貴陽朗瑪、話機世界、中興視通、蘇州蝸牛、國美極信、蘇寧互聯、銀盛電子、愛施德、京東、鵬博士、遠特通信、連連科技等15家轉售企業被暗訪網點存在違規行為。ADSS光纜廠家
針對暗訪和抽測中發現問題,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下發了整改通知,要求對實名制違法違規行為立即進行整改,對新入網用戶存在實名登記違規行為的虛擬運營商提出通報批評,并要求對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違規網點進行嚴肅處理,對新入網用戶及在網用戶登記信息合規抽測中均發現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分享通信,要求相關基礎電信企業繼續暫停向其核配移動轉售碼號資源。
其實,這并不是工信部第一對虛擬運營商明察暗訪。今年6月份,據工信部下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負責人透露,今年初工信部對已放號運營20多家虛擬運營商進行了實名制登記暗訪調查,發現手機卡非實名登記、違規辦理的情況普遍存在。ADSS
其中,某虛商在浙江地區,工信部抽查了該公司實體店和網廳各兩家。其中,實體店違規率為50%,而抽查的兩家線上網店違規率達到100%,網店對于客戶提供身份信息都沒有進行聯網核查。今年2月暗訪結果顯示,涉及的虛擬運營商違規率最高達到100%,最低的為國美極信通信,違規率也在25%。
上月,工信部2016年第一季度關于電信服務質量通告顯示,共有10家企業被點名受到用戶投訴,其中包括6家虛擬運營商:京東、阿里巴巴被指未兌現服務承諾;鵬博士則被指投訴處理不及時;海航存在業務無法正常使用;蝸牛存在夸大宣傳現象;而小米被用戶投訴流量提醒不規范。OPGW光纜
可見,虛商違規率非常之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虛商大佬對搜狐科技表示,170號碼100%違規這是基礎電信運營商的陰謀論,基礎電信運營商號碼違規率也很高,為何偏偏盯著虛商不放。該高管表示,工信部暗訪明顯帶有選擇性執法,對虛商的待遇不公平。如果出現了違規率高達100%,這是游戲規則問題,而不是虛商自身問題。
為何遲遲不發正式虛商牌照?
記者此前曾披露過,虛擬運營商發展用戶如有不采用“實名制”,每一個用戶罰款50萬元,運營商承擔連帶責任;如果虛擬運營商用戶每年“越級投訴”(投訴到工信部或者中國消協)超過30戶,取消其運營資質。虛擬運營商一旦違規或者“違約”,均有可能被工信部或者運營商驅逐出局可能。因此,不發正式牌照可能與虛商實名制落實不到位以及違規有關。ADSS光纜
虛商大佬是怎么看正式牌照姍姍來遲呢?分享通信董事長蔣志祥認為,部分虛商實名制落實不力、信息安全隱患等問題客觀存在,虛擬運營商“轉正”艱難,這是業界的共識。
“國家推遲正式牌照發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幫助行業洗牌,優勝劣汰。為了能夠拿到正式牌照,這半年來虛商們不斷嘗試創新找尋未來的發展路徑?!甭撓爰瘓F副總裁王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這兩年虛商在發展同時,黑卡、垃圾短信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部門。今年國家加強了對信息安全管控,不僅用戶實名制上提高了門檻,對虛商的監管也越發嚴苛,大家都想找到一種能夠更好的方式方法,在發展虛商的同時又能兼顧好信息安全讓行業健康發展。
蝸牛移動總裁陳艷表示,半年以來,主要是和基礎運營商進行思想磨合,讓民企更加了解國企思維,讓國企更加市場思維,解決碼號和結算價格等虛商生死攸關的大事。一方面積極實施實名制,另一方面,要解決在完全沒有利潤,沒有虛商應有基本網元資源的情況下研發多種新品,尋求自謀生路,同時還要對付各種暗槍的中傷,簡單講,在求生。
一位虛商大佬表示,目前虛商主流上還是通過基礎通信產品,通過線下或線上渠道進行銷售,由于虛商數量較多而競爭方式上類似,因此競爭愈加激烈,而運營商給出批發價格太高甚至批零倒掛,以及對結算收入扣罰等不利因素,導致虛商生存艱難、虧損嚴重甚至先后退出,國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并繁榮市場的目的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