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民企簽約運營商移動轉售業務
時間:2014-09-11 08:59:06 來源:
距離工信部正式發布《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5個月之后,我國的虛擬運營商業務終于又邁出了實質一步。記者獲悉,截至10月21日,已經有蘇寧、國美、迪信通、樂語、天音、愛施德、阿里巴巴、京東在內的八家民營企業,與基礎運營商簽訂了關于開始轉售業務的合作協議。其中部分企業與電信、聯通都達成了合作,部分則暫時只與其中一家運營商簽約。中國移動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上的合作名單很快也將確定。不過,相比于聯通和電信,中移動對此業務并沒有另外兩家那么高的熱情。OPGW光纜
值得注意的是,這八家企業并非最終的入選名單。“接下來運營商會把名單提交給工信部,工信部審核正式發放牌照之后,相關企業才有資格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10月21日,相關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另外,多家簽約企業都向記者表示,他們希望能盡快獲批開展業務,最好是能與我國4G發牌同期開始。從目前流出的名單來看,此次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目的明顯。入選的企業中,既有代表大型賣場的蘇寧、國美,又有代表手機連鎖的迪信通、樂語;有代表手機國代商的天音、愛施德,還有電商界的代表阿里巴巴、京東。“基本都是不同領域兩家有實力的廠商入選,既沒有太雜,也保持了多樣性。”某參與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幾家公司都是從一開始就關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自年初工信部公布征求意見方案以來,一直都在與運營商密切接觸。
今年1月8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就此挑起了民企對于虛擬運營商的熱情。據記者了解,與三大運營商就“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接觸過的企業不下60家,其中包括紅豆、萬達等與通信IT行業并無直接關聯的企業,甚至有山西煤老板也表達了濃厚的興趣。不過,顯然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適合介入虛擬運營業務。今年5月17日,工信部決定正式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工作,并公布了最終試點方案。要求擬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民營企業,與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進行商談,準備申請材料。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在有轉售企業提出合作意向之日起4個月內,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應與2家以上轉售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并在試點受理期間與2家以上轉售企業開展合作。”當時業界猜測很可能只有6家左右的民企能與運營商簽約。目前來看,結果略好于預期。主要原因之一是,聯通對此表現積極。“聯通的態度是最開放的,一開始就簽了五六家。而電信最初則是與國美、蘇寧、阿里巴巴三家走得比較近。”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最后電信有點坐不住了,10月18日召集相關企業最后約談,又簽了一批。”
據記者獲悉,由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并不排他,目前至少有國美、蘇寧、迪信通、樂語、阿里巴巴是分別與電信和聯通都達成了合作;另外三家已經聯通簽約,并不排除也會和電信合作。中國移動方面的合作方則暫無消息。相比于另外兩家運營商,移動對此業務積極性并不高。因為轉售業務的核心在于借助第三方的力量發展用戶,而中移動目前的主要壓力并不是“搶用戶”,而是防止用戶流失。雖然已經有八家企業與運營商簽約,但是,關于協議的細節外界知之甚少。特別是核心的“批發價格”問題,這是之前有意開展轉售業務的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虛擬運營商們能不能賺錢的核心之一。今年五月,《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最終稿公布時,就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了擔憂,“我們最關心的批發價格問題還是沒有明確規定。之前大家普遍希望批發價能在運營商零售價的4折以下。”根據工信部的規定:“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給予轉售企業的批發價格水平應低于其當地公眾市場上同類業務的最優惠零售價格水平。”至于低多少,則沒有強制要求,還要看各轉售企業對運營商的議價能力。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各企業與運營商簽署的合作協議中,已經包括了對價格的約定。“給的政策很可能不一樣。”知情人士稱,因為大家的議價能力不同,合作的緊密度也不同。這也就意味著,各家民企從事轉售業務的“起點”也很可能不一樣。除了批發價,還有號段資源等等。當然,面對運營商的議價能力只是第一重考驗。接下來,轉售企業要著手為開展虛擬運營調配相應的資源,比如后臺系統、人員、場地等等。因為工信部對開展轉售業務的企業資質做出了硬性規定,包括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以及在全國或者跨省經營,都有不同的專業人員數量要求。同時,對客服等長期服務能力、營業場所及設施、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都有明確規定。6芯鎧裝光纜
如果您有需要了解我們的產品ADSS光纜、OPGW光纜或ADSS光纜價格,請聯系我們:
業務手機:13122325273
電 話:021-31601303
公司傳真:021-59530750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城中路39號
公司名稱:長光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