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光纜邁入全產業鏈競爭 通鼎光電欲以后發優勢居上
時間:2014-09-23 11:10:56 來源:
9月22日專稿(劉定洲)2014年的光纖光纜產業,收到了中國移動遲來的大禮。幾個月前中國移動2013年光纖光纜集采項目開標,總計6097萬芯公里光纖和近6000萬芯公里各類光纜,是近年來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光纖光纜采購行為。按照往常慣例,實際需求量還要大于這個數目,這給產業的下半年帶來了充沛的動能。OPGW光纜
但是,產能過剩的陰影依然籠罩著光纖光纜產業。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光纖產能已經達到2.5億芯公里,這一規模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光纖預制棒反傾銷,也展露出了中國光纖光纜產業力求自救的心態。在今年的光博會上,通鼎光電副董事長李龍勤博士接受了C114專訪,縱論這一行業的發展走向與通鼎光電的應對之道。
李龍勤指出,國內光纖光纜產業的發展史,大多數都是從銅纜到光纜,從光纜到光纖,從光纖到光纖預制棒的一個過程。到今年,行業主流廠商基本上都掌握了棒—纖—纜一體化的制造能力,并向下延伸到ODN領域。
從中國移動2013年光纖光纜集采結果來看,光纖中標廠商包括富通、長飛、亨通光電、通鼎光電、烽火通信等8家;普通光纜中標廠商包括通鼎光電、亨通光電、烽火通信等12家。李龍勤認為,相比中國移動上次集采,本次光纖、光纜中標廠商都減少了,這對中標廠商的綜合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劇了廠商之間的競爭。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將在近期啟動光纖光纜集采工作,這兩家采購入圍廠商數量也可能減少。運營商集采策略的變化,客觀上加劇了市場競爭,伴隨供貨量的增長和集采價格的下降,廠商不得不依賴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提升競爭能力。”李龍勤說。從中標名單來看,排名靠前的幾大廠商都具備了年產2000—3000萬芯公里光纖的產能。
就通鼎光電而言,上市之初主要還是一家光電纜制造商,近年來不斷擴充光纖產能,已經躋身中國最大光纖廠商之列。本次中國移動集采,通鼎光電表現出色,光纖中標900萬芯公里排名第五,普通光纜中標926萬芯公里位居第一,此外帶狀光纜和蝶形光纜分別位居第三和第二,總中標金額達11.29億元(不含稅)。
通鼎光電還在努力擴充光棒產能,目標是逐步實現自給自足。李龍勤認為,光纖光纜行業已經逐漸走向集中,形成大型廠商全產業鏈競爭的趨勢,從長遠看,自制光棒可以降低光纖成本,提高競爭能力。通鼎光電還在擴充產品線,今年投資了光纖熔接機知名廠商南京迪威普和電源廠商海四達。通鼎光電近期還收購了蘇州瑞翼,邁開了向互聯網新業務轉型的第一步。
后發優勢明顯
李龍勤表示,通鼎光電與國內其他幾家光通信廠商相比,起步較晚。前些年由于通鼎光電光纖還沒有上量,其光纜業務雖然優勢較大,在運營商集采中卻比較吃虧。
但是,由于光纖光纜行業的某些特質,通鼎光電的后發優勢十分明顯。例如光纖擴產,經過幾年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光纖拉絲技術和設備均已成熟,通鼎光電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購買拉絲設備,并逐步實現自產,拉絲效率也得以提升。“我們投資擴產的成本很低。”
此外,在光棒制造方面,通鼎光電也有自己的心得。目前國內光棒產能已有較大規模。芯棒技術相對成熟,但最好的包層技術仍然掌握在受外方控制的少數合資企業手中。一些企業光棒包層還靠大規模的進口來解決。同時光棒投資巨大,產值較低,所以投資光棒的企業也往往面臨較大的折舊成本壓力。
李龍勤表示,光棒不同的技術路線決定了生產成本。對通鼎光電來說,作為后入場者,可以少走彎路,有條件選擇、研發和驗證更好的技術,同時在設備方面投入的成本更低。
從行業發展來看,產能過剩是一個不能繞過的問題。李龍勤表示,由于業界普遍預期今后幾年市場需求不會下降,導致產能擴充的勢頭難以遏制。目前產能過剩現象已經十分嚴重,對廠商來說,一方面需要依靠規模經濟和全產業鏈優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拓展海外市場。通鼎光電從2012年加快了拓展海外市場的腳步,取得了明顯的進展。“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在短期內使海外市場收入占比得到較大提升。” 48芯光纜
如果您有需要了解我們的產品ADSS光纜、OPGW光纜或ADSS光纜價格,請聯系我們:
業務手機:13122325273
電 話:021-31601303
公司傳真:021-59530750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城中路39號
公司名稱:長光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