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非張力架設ADSS幾種跨越法
時間:2015-03-02 09:32:48 來源:
全介質自承式光纜(All Dielectric Self Supporting aeriel cable簡稱ADSS)研制應用以來,經過不斷地發展完善,現已廣泛應用在世界各地,特別應用在電力系統通信網上,架設在現有高壓輸電線路上。文章敘述了幾種非張力架設ADSS光纜的跨越方法 OPGW光纜
近幾年來,隨著電力系統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ADSS全介質自承式光纜在電力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依據ADSS光纜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情況下是利用原有的110kV和35kV線路通道,采取張力放線的形式布放光纜。但由于我市屬于淺山丘陵地帶,受地形限制有些線路無法實施張力放線,于是我們在2003年初開始在不借助張力放線機的情況下,對某些線路進行非張力展放ADSS光纜的試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OPGW光纜
眾所周知,非張力架設ADSS光纜時,一般情況下是先布放絕緣牽引繩,并與襯托線路桿塔間架設支撐件(跨越架),然后人工拉動牽引繩,將光纜牽引布放。因此,為防止光纜著地磨損,跨越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在實際施工中,針對光纜展放過程中需要跨越的10kV及低壓線路、建筑物、鐵路、公路、深溝等,進行了現場勘測,做好了記錄,分別采取了不同的跨越法,并取得成功,現簡述如下:
(1) 滑輪法:
滑輪法就是在離需跨越地方較近的110kV或35kV線路桿塔的邊相導線或中相導線上放下一根50m左右的、直徑2~3cm的環形絕緣尼龍繩(經耐壓試驗可達150kV,以下同),慢慢劃至被跨越外,解開環繩,一端系一個小鐵滑輪,待絕緣牽引繩穿過滑輪,用另一端絕緣繩把滑輪拉起,并把繩頭固定好即可。優點是跨越簡單、速度快,缺點是在進行光纜緊線時需要把滑輪放下,把光纜從滑輪里拉出。適合于跨越10kV低壓線路、鄉間小路、簡單建筑物等。
(2) 竹竿法:
竹竿法就是在離需跨越地方較近的110kV或35kV線路桿塔的邊相導線和中相導線上各放下一根50m左右的、直徑為2~3cm的環形絕緣尼龍繩,慢慢劃至被跨越處,解開環繩,把一根4~8m長、直徑5~7cm的干竹竿分別系到兩根環繩的一端,待絕緣牽引繩穿過竹竿后,分別用兩根環繩的另一端把竹竿拉起,使竹竿保持水平,并固定好,從而起到跨越的作用。優點是在緊線時不需放下竹竿,簡單易行,適合于較復雜的跨越。如遇高速公路、鐵路等,可搭2~3根這樣的竹竿,跨越效果較為理想。
(3) 跨溝法:
跨溝法一般需兩根長繩,3~4人完成。溝兩邊各留一人分別把長繩扔向溝下,溝下1~2人把兩個繩頭系好,然后溝上兩人把長繩拉離溝底,待絕緣牽引繩拉到時系上絕緣牽引繩拉過溝即可。如遇溝下有樹木等拌住長繩,可使溝底兩人用頭帶鐵絲勾的長竹竿挑過樹木即可。
(4) 繞溝法:
如遇"U"字形深溝,可采用繞溝法,即一人站在溝的一邊展放長繩,一人拉住長繩沿"U"字形底部繞至溝的另一邊即可。如我們在35kV城站線施工時,需橫跨一"U"字形深溝,溝下隴海電氣化鐵路縱向穿過,不允許我們采取跨溝法,經過我們反復勘測地形,最后采用繞溝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我們只有在現場施工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加以完善,加以總結,一定還會有許多好的跨越方法出現,這也必將給我們的光纜施工帶來一定的方便。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