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帶你了解足以顛覆物聯網的“LPWA”技術
時間:2015-12-18 19:49:25 來源:
“低功耗廣域網絡”的興起,得益于最近幾年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專為低帶寬、低功耗、遠距離、大量連接的物聯網應用而設計。在無線通信技術已經站到物聯網連接領域的中心時,LPWA網絡將成為物聯網全新的、顛覆性的網絡,未來數十億的物聯網設備連接中,LPWA技術是物聯網最深遠的趨勢之一。
如果您比較關注物聯網圈的話,想必已經對“LPWA ”這一名詞有所耳聞。即使從沒見過這一小串字母,也應該在科技媒體上掃見過 LoRa 、 SigFox 這些技術關鍵字、或已聽說了最近老上頭條的華為在剛剛結束的 2015 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發布了叫 NB-IOT 的東東。ADSS光纜
對, LoRa 、 SigFox 、 NB-IOT 這些都屬于“ LPWA ”。那么,“ LPWA ”到底是個啥?
物聯網通信技術林立,為何又出現一個 LPWA ?
“ LPWA ”的興起,得益于最近幾年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大家知道,萬物互聯的基礎是利用通信技術把人與物、物與物連接,我們比較熟悉的通信技術包括 WIFI 、藍牙、ZigBee 等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和 2G 、 3G 、 4G/LTE 等移動蜂窩通信技術(在此暫不討論工業總線、以太網、光纖等有線通信技術)。
短距離通信技術一般用于智能家居、工業數據采集等局域網通信場景,其優勢是部署成本低、功耗低、傳輸速率高,但劣勢也很明顯 --- 傳輸距離短(一般幾十米以內)。而隨著聯網設備增多、設備的類型及應用場景更加豐富,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廣范圍、遠距離的連接,如遠程控制、物流追蹤等。你會問,不是還有移動蜂窩通信技術嗎?
的確,目前全球電信運營商已經構建了覆蓋全球的移動蜂窩網絡,我們驕傲的華為公司已經讓喜馬拉雅山上都有了手機信號。而且現在的移動蜂窩網絡除了主要滿足我們人與人間打電話、發短信、刷朋友圈(接入互聯網)以外,也越來越多的開始承載如遠程抄表、車聯網等物聯網應用。然而 2G 、 3G 、 4G 等蜂窩網絡雖然覆蓋距離廣,但基于移動蜂窩通信技術的物聯網設備有功耗大、成本高等劣勢。當初設計移動蜂窩通信技術主要是用于人與人的通信。根據權威的分析報告,當前全球真正承載在移動蜂窩網絡上的物與物的連接僅占連接總數的 6% 。如此低的比重,主要原因在于當前移動蜂窩網絡的承載能力不足以支撐物與物的連接。
因此,為滿足越來越多遠距離物聯網設備的連接需求, LPWA 應運而生。 LPWAN(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低功耗廣域網絡,專為低帶寬、低功耗、遠距離、大量連接的物聯網應用而設計。正如短距離無線網絡包含 WIFI 、藍牙、 ZigBee等多種技術, LPWA 也包含多種技術,如 LoRa 、 Sigfox 、 Weightles 和 NB-IoT等。由于是“廣域”網絡,因此必然會涉及網絡運營。所以 LPWA 網絡一般是由電信運營商或專門的物聯網運營商部署,由于 LPWA 網絡連接的基本都是“物”,因此通常也叫“物聯網專用網絡”。.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